欢迎访问中华伊氏宗亲网!
  • 官方微信
  • 注册 登录 会费缴纳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沉痛悼念浙江象山伊极才宗亲

    发布日期:2017/6/8     信息来源:中华伊氏宗亲网      点击:3086次

    沉痛悼念浙江象山伊极才宗亲

      

     

     

    极毕生力,聚伊家亲;

    才佳境时,西领祖荫。

     昨日,惊悉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西周镇伊家村94岁高龄的伊极才宗亲因病于6月6日仙逝,心情十分沉痛,心绪久久不能平静和默默为极才老人祈祷的同时,忆起的总是极才宗亲在当时极其艰苦和困难的条件下,数年如一日为浙江伊氏一脉宗亲团结和联络工作,默默奉献精力和智慧的点点滴滴。

    极才宗亲是浙江象山伊氏一脉最早动念修家谱和组织家谱编修的倡议者和践行者,上世纪八十年代曾带领村里有识之士粗修过一次,由于当时交通、通讯、经济等还都很落后,他们只能尽其所能的把较明晰的支脉和迁徙线索整理出来,但最可贵的是他们为象山伊家村编写了首部《村志》,在当时影响很大。多年来,全村男女老少都很敬重极才老人家,象山一支迁外的游子回到象山,都少不了专程去看望极才老人。

     

       极才宗亲一生倡导、支持和参与宗亲事业,倾其能力和所有,为宁波、浙江、福建乃至全国伊姓宗族修谱、编志、寻根和团结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因病卧床失能三四年的日子里,其心里想的、嘴里念叨的还一直是全国宗亲统一事业,其精神和行为影响激励着大多数伊氏宗亲继承遗志、团结一心、秉承族训、奋勇向前;崇祖耀廷,匡扶宗室,咸有一德,传承文明。

     

                                                                             与村长伊建夫商谈族事

     

    极才宗亲病逝的噩耗传来后,中华伊氏宗亲会筹备机构几位负责人员和各地热心宗亲都十分悲痛,纷纷以不同形式表达哀悼之情。远在北京的中华伊氏宗亲会筹委会会长伊士哲宗亲专门构思撰写了挽联“极毕生力,聚伊家亲;才佳境时,西领祖荫。极才先生千古!”肯定了极才宗亲一生为伊氏家族事业所付出的努力。北京族贤伊佩庄,常务副会长伊建敏,副会长兼秘书长伊奎鑫,副会长伊国涛、伊进起等宗亲也分别以电话、短信和微信形式对极才老人的不幸病逝表达吊唁之情,对极才老人的家人和亲属表示慰问。

     

     

     笔者去年十月因宗亲工作曾到象山伊家村拜谒“伊氏宗祠”和走访当地宗亲,由于时间仓促,又恰逢极才老人因病在院治疗,很遗憾的没能与老人谋上一面,聊上片刻,面对面的听下教诲,请教下经验。

        今借悼念极才宗亲之机,特以微信公众号的形式转发浙江象山新闻中心记者伊建新宗亲采写的通讯《一名九旬老人的寻根情结》,期望宗亲们阅读后能对伊极才宗亲有更深刻更深层次的了解,并希望能以极才宗亲的故事和精神,影响激励更多的宗亲或年轻人,力所能及的支持并参与到全国伊氏宗亲的联络和团结工作中来。此文曾刊发于《伊氏宗亲》杂志创刊号,遗憾的是极才宗亲没能等到杂志寄发的日子,但愿对极才老人的家人和亲属能有个安慰和交待。

     

     


     

      

    据了解,伊极才老人的灵柩将于6月10日出殡安葬,我们各地伊氏宗族一同祝愿极才老人一路走好,西行的路上再没有病痛折磨和障碍。

    受北京伊士哲宗亲委托,中华伊氏宗亲会筹委会秘书处特委托浙江象山伊家村书记伊联国和村长伊建夫两位宗亲,专程前往伊极才宗亲家中转达伊氏宗亲会和全国宗亲的吊唁之情,并向其家人和亲属表示慰问。

     

    极才宗亲安息!极才老人千古!

     

     

    附:

    一名九旬老人的寻根情结

    浙江象山 伊建新

     

    初见伊极才,感觉不像是一个91岁高龄的老人。他精神矍铄,黝黑的肤色是多年奔波岁月烙在他身上的符号。刚刚坐定,伊极才就谈起了凝结他心血的《伊氏宗谱》。

    伊极才是浙江省象山县西周镇伊家村人。面对刚刚出版的这部厚重的《伊氏宗谱》,伊极才老人倾注了30年的心血。看到了这部《伊氏宗谱》,伊极才激动的心情无法言表。这部记录着象山伊氏100多年历史的宗谱的完成,倾注了老人太多的心血。

    花甲之年始编村志  记录小村百年变迁 

    老人向记者介绍了撰写这部宗谱的历程。

    30年前,伊极才就对自己的人生作了规划:首先,编写《伊家村志》;然后修缮伊氏宗祠和象山伊氏始祖伊偓公的墓;第三件事,也是伊极才最看重、最揪心的事,就是续《伊氏宗谱》。他说:“我一定要在离世之前把这些事情办好。”如今,这3三件事他都如愿以偿了。

    1984年,浙江象山县西周镇伊家村第一位大学生毕业了。小村有了大学毕业生,让伊极才感到十分荣幸。伊极才是这个大学生的小外公。伊极才虽是小学毕业,却曾当过小学教师,在当时也算是个文化人了。村子里出了大学生,又是他的亲戚,他()自然十分高兴。于是萌发了编写村志、续修宗谱的念头。说干就干,他开始着手编写《伊家村志》的筹备工作,1994年,他终于编成象山县第一部村志——《伊家村志》。

    《伊家村志》上起南宋绍兴二年(1132年),下迄1992年,厚今薄古,全书10章,6万余字,详载伊家村建村800多年来的村情史料。编撰《伊家村志》,他走遍了全县各乡镇,并多次赴宁波、杭州、上海等地调查访问,发信函数百封,研阅宗谱、档案、碑记上百种,经过4次增删修改而成。出版《伊家村志》这本书,伊极才还投入了数万元,而前几年的四处寻访也花费了数万元。伊极才的多年积蓄大多使用在这本书上。

    《伊家村志》出版后,开一代村志编撰之风气,《宁波日报》、《浙江日报》等报刊纷纷作了报道,该村志被誉为浙江省第一村志,被列为1993年象山县精神文明建设10件新事候选事例之一。 

    重建伊氏宗祠  修缮始祖之墓 

    《伊家村志》出版后,村民奔走相告,好评如潮。有人建议说:“要是我们能把伊家祠堂修一修就更好了。”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伊极才便(着手)又为伊氏宗祠的修缮而奔走。

    伊家村的伊氏宗祠是为了纪念伊氏始祖、商朝宰相伊尹而建。明万历二年(1574年),伊尹后裔伊成珍、伊成远发动村人始建伊氏宗祠,立五朝门,以弘扬伊尹任商代五朝元老伟业之意。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重修。光绪十一年(1885年)扩建。 2001年,因建造上张水库,全村迁移。因为移民,祠堂修缮的事便耽搁了下来。

    但是,伊极才想,村民即使移民后,伊家祠堂也必须恢复。伊氏宗祠是当年先辈为纪念先祖圣贤之功德而建的,决不能因移民而丢掉。迁村之际,伊极才多次向水库拆迁移民领导小组建议,伊氏宗祠依照原貌在新址重建。

    在伊极才等人的努力下,移民拆迁领导小组终于采纳了他的建议。2006年11月,重建伊氏宗祠正式动工,2007年9月竣工。耗资200余万元,总建筑面积840平方米。新建的伊氏宗祠保留了明、清时期的建筑特点和风格。新祠纳秀水之灵气,收群峰之紫光。雄浑古朴,细致精美。中堂新立伊尹公塑像,以供伊氏后人拜谒祭奠。

    伊氏宗祠建成后,伊极才欣然提笔,作《重修伊氏宗词记》。其中写道:“我祖平四,南迁象山;缘溪立村,脉接乌岩。珍远二公,慎终追远;首建宗祠,祀我祖先。 维我伊氏,耕读相传;曰仁曰义,子孝孙贤。 源远流长,河南分派;自成一宗,且及千年。 盛世新纪,族兴时泰;人才辈出,继往开来。为修水库,合族播迁;不忘字总,新祠重建。 山灵水秀,朝晖暮霭;恢宏古朴,厚德长载。 瞻仰挚公,遗教宛在;千秋万代,临风永怀。”

    在伊极才的倡导下,2010年,象山伊姓始祖伊偓公的墓也得到了修缮。同年4月5日上午,伊极才与村里的长者一起来到湖边庙岭头山庄象山伊姓始祖偓公的墓前祭拜。至此,伊极才了却了他的第二桩心愿。 

    倡仪续修伊氏宗谱 追寻伊氏家族源流 

    在编写《伊家村志》和重建伊氏宗祠的过程中,伊极才同时开始寻根问祖,探究家族渊源。伊极才至今记得,当他寻得那套修于1905年的宗谱,看到自己祖辈的名字时,激动得老泪纵横。伊极才说:“那套泛黄的宗谱,有10多本,就存于族长中生公家里,文革时破四旧烧掉了大半,一卷总谱和伊家宗谱是用蒲包裹起来,藏在猪圈里幸免于难。”

    出于对了解祖先的挚情,伊极才专心研究起家族的渊源。在他看来,姓氏文化代表着另一种通史,从宗谱中可以透露出很多正史中没有的故事传说。而图书馆、档案馆里并没有相关伊姓的宗谱,他萌生了自己去探寻各地伊氏宗谱的念头。为寻根不顾劳累,数年奔波。四处查找资料,实地调查,也委托家人展开调查。挨家挨户登记人口,然后,回来绘图将人口的辈分进行分解,接下来是拟谱,最后正式写宗谱。伊极才走访同族老人,联系处于本县的同族人不算困难,可有许多同族的后人都已经在外地居住,成了老人的心病。“只要还活着,我就要将宗谱继续记载下去。将分散到外地的同族后人找到记载入宗谱,是我有生之年最大的愿望。”伊极才告诉笔者。

    本可以颐养天年的伊极才,晚年生活却因修订宗谱变得愈发得忙碌。

    伊极才不断扩大寻找半径,凡是老谱有记载的地方一一造访。为了一户族人,他披星戴月,几赴其家。打听到哪里有伊姓,就去拜望,问他们是否同宗,他跑遍了百余个村镇。伊偓公后裔涉分布在浙江安吉、金华、遂昌、温州等地和本县各个乡镇。他心里没有底,能坚持下来靠的是使命感。

    伊极才从1905年留下的《伊氏宗谱》中发现,伊家的先辈伊盛际、伊盛延、伊盛器、伊中復、伊中轨、伊中辑、伊中发、伊中谐等10余户迁移到安吉县境鄣吴村生息。为了追根寻源,老人不顾劳累数次到安吉,在茫茫人海中搜寻从象山迁徙至安吉的伊姓的后人伊奎鑫,并通过伊奎鑫认识了很多伊家的亲人。

    此后,伊极才先后来到浙江遂昌、福建宁化等地寻根寻亲,从茫茫人海中勾勒出《伊氏宗谱》的大致轮廓。然而,当地所记载的材料并不细致。为了丰富整个宗谱,伊极才跋山涉水,四处搜寻《伊氏宗谱》。宗谱的传承大多很私密,为了一份宗谱,往往要在山区翻上好几个山头。有的族亲被伊极才的精神所感动,把宗谱拿出来供伊极才参阅。有时候,伊极才也会吃到闭门羹,被人拒之门外。但他始终无怨无悔。

    伊极才过80岁生日时,他的几个子女想为其办80诞辰生日庆典。他却对子女说,“我不想大办,只想用办酒宴的钱来编撰宗谱。” 

    后来,伊极才通过家人从网上得悉四川广元伊国华那里辗转得来的自伊尹公传至伊海誉的140代完整宗谱,爱不释手。终于把伊氏的源流一一理清了。 

    在长达数年的探寻时间内,伊氏宗谱终于初露端倪。通过对伊姓源流的研究,伊极才也成了伊姓历史的专家,地方史、典故、传说都烂熟于胸。回想这段历史,伊极才每天都是饭碗一丢,就钻进书房里,每晚都写至深夜。为了方便查找资料,他大量购买图书,如《伊氏古今文化大观》、《中国谱牒研究》、《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等等。好在家人对伊极才的行动都十分支持。

    伊极才边调查边走访边续修《伊氏宗谱》。他的家中珍藏了几十年的宗谱的手抄本,记载详细,且图文并茂,分门别类,并附上图表等。经过两年多的时间,他修编的一部字数10多万字《伊氏宗谱》(忠房部分)终于成稿,成为新修的《伊氏宗谱》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过多年的研究,伊极才发现,象山伊氏起源于河南伊尹始祖。唐代始,伊姓开始进入安徽、浙江、江西、福建等地。唐乾符二年(875年),伊文敏、伊文景兄弟,为避乱,从河南开封的陈留迁居福建的宁化。据宁化中沙(伊屋、何屋)《伊氏宗谱》载,伊氏迁居宁化后,伊文景宗后裔伊偓(字平四)于南宋建炎四年(1130)赴京(杭州首都)任绍兴总管按治曹娥江。南宋绍兴二年(1132)金兵南侵,偓公携家眷避乱,与夫人史氏偕叔子二人,并仆人张本骆、张其时、朱日升、林更秀四人先至鄞县。兵乱道梗,不幸偓公有疾,骇道而殂。夫人史氏殓公于函,辗转奉化,贷舟渡港至象山,葬公于湖边庙岭头。次年,建房舍于凤凰山下,村名原称伊家撘,后改伊家村。此后,历经风雨沧桑,伊氏家族分散到了全省及至国各地。至此,伊氏的源流已基本疏理清楚。

    2011年,伊极才对伊家村新当选的党支部书记伊联国、村委会主任伊建夫说,宗谱是一个家庭的生命史。宗谱记载着一个家族的渊源生息、繁衍、荣衰、升沉的全过程,一部宗谱就是一个家庭的生命史,亦是一个家族的发展史。看宗谱,是今天的人在读历史。自古以来,太平盛世,家兴族旺,就要追根溯源。宗谱便于人们寻根问祖,增强本族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每个人都有责任把家族史记录下来。完善宗谱可使我们的子孙共享这份财富。伊氏家族上届修谱还是1905年修的,不能让这个根到我们手里断了啊!能把《伊氏宗谱》完整传承下来,就是留给伊姓后人的一笔宝贵的财富。按照中国的谱牒,30年一续宗谱。我们这一代再不续谱,后代恐怕永远无法接上了。所以,我一定要把宗谱续下来。

    在伊极才的倡导下,2011年3月,伊氏族人伊联国、伊建夫、伊财林等人成立了修谱领导小组,组织采编人员着手修谱。伊极才作为采编人员之一,也投入了紧张的工作之中。此时,伊极才已是90高龄的老人了,毕竟年事已高,出外走访已十分不便,他就通过电话、书信等渠道了解采集信息。他先后走访写寻根信70多封,长途电话打了不计其数。

    伊极才还根据全国各地修谱的最新动态,建议续修的《伊氏宗谱》不再重男禁女,女性可以进入宗谱。将女人列入宗谱,有利于后人对家族历史的全面了解,丰富了宗谱的历史人文内涵,是时代进步的明显表现。他的意见得到了编修领导小组的认可。

    伊极才称自己是宗谱义工。他说,编写宗谱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出了差错一则对祖宗不敬,二则会误导子孙后代,因此一点都疏忽不得。对已经形成的宗谱在付印之前总是反复核对,确保准确无误。

    让伊极才欣慰的是,2014年5月6日,新修的《伊氏宗谱》终于完成,并在伊氏宗祠举行盛大的圆谱庆典。来自全国各地的宗亲纷纷前来寻亲寻根。伊家人因历史原因被分隔在全国各地的伊氏宗亲通过这次修谱,凝聚在了一起。同根同源,血浓于水。因为修宗谱,各地的伊氏后人也加深了对彼此的了解。他们取得的成绩也让伊极才感到无比的骄傲。

    (本文作者采写于2014年6月)

       本文作者(左)与伊极才老人和村民在一起

    组织机构

    更多...

    会 长:伊士哲 (北京市)
    常务副会长:伊建敏(浙江杭州)
    秘书长:伊奎鑫(浙江湖州)
    常务副秘书长:伊国伟(河南郑州)
    顾问委员会:伊国华
    宗亲联络委员会:伊国伟
    宗谱族谱委员会:伊海誉
    文献史料委员会:伊利善
    文教礼仪委员会:伊淑贵
    内外宣传委员会:伊 伟
    伊氏企业家联谊会:伊国涛

    宗族贤达

    更多...

    功德簿

    查看更多
     伊国涛1000元江西石城
     伊新和1000元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
     伊延军50元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
     伊晓200元福建宁化
     伊泽鸿200元福建宁化
     伊理安200元福建宁化
     伊泽兴200元福建宁化
     伊健200元福建宁化
     伊小斌200元福建宁化
     伊瑞生200元福建宁化
     伊少华200元福建宁化
     伊金周200元福建宁化
     伊年柏200元福建宁化
     伊宏聪200元福建宁化
     伊宏岩200元福建宁化
     伊东华200元福建宁化
     伊爵义200元福建宁化
     伊贤明200元福建宁化
     伊贤进200元福建宁化
     伊泽晟200元福建宁化

    志愿者

    更多...

    公益平台

    更多...

    伊商城

    更多...
    伊氏首页 宗族动态 伊氏名人 姓氏文化 伊家商城 会员天地 投稿通道 关于我们